上週三受邀參與「台灣餐飲業數位行銷年會」,謝謝 Ocard 的邀請,讓我不用坐在麥克風前應答,彷如重回學生時期坐在台下聽講就能吸取前輩大大們的真知灼見。摘錄每位講者的精華與自己的洞見彙整如下,希望對同是餐飲的業主、行銷與夥伴能有幫助囉!請各位大方的「追蹤」【 微醺嗑萊兒的 IG:drinkies_podcast 】讓我被廠商看見,持續寫更多分享文給你們閱讀唷!感謝感謝 ❤️
|物超所值並不是把東西賣便宜!
講者SIMON舉王品的例子分享,雖然創辦人戴勝益早在08年就分享過3個「哇」原則,但第一次聽到還是滿滿認同感,而7折心理學落實在定價策略上,也能大幅度腦補消費者,對其產生強大的吸引力。
|品牌一定要常出新產品?
創新=熟悉+意外,東西是新的好,口味是舊的好。雖說人是喜新厭舊的,但人類普遍不喜歡太新的事物,傾向往中間做選擇。至於上新菜其實是假議題,透過研發讓主廚創造價值;也創造話題讓餐廳有主題去跟消費者對話;而在消費者的思維則是,這個品牌不守舊,當然更新菜單也是很好間接漲價的方式。
|供需失衡:市場求才難,住宿餐飲更難!
104人力銀行策略長Shelly分享企業對少子高齡化覺醒的4大關鍵數據,並推估到了2030年台灣勞動力屆時將會少211萬青年勞動力人口;同時新增86萬中高年齡的勞動力。以人口年齡中位數44歲來說,若企業只願應聘年輕人,恐怕只會越來越陷入困境。尤其在求供比餐飲產業與整體產業是8:2的今日,代表有志加入餐飲行業的人,每人平均擁有8個工作機會等你挑。換個思維,勞動力年齡漸增的同時,消費者也再跟著變老。
|年輕世代不想將自己攤在網路上
有別於FB狂潮到克萊兒起家的IG平台,在資訊不流通的年代,我們力求曝光想受更多人關注,告訴大眾我過得有多精彩。相反的00後的年輕世代,從落地那一刻便與社群高度綁定,想躲在樹洞的想法也許更勝我們這一個世代(遠目Apple Vision Pro
|飲食選擇的消費特徵:排他性、唯一性、共識決
每位消費者平均在用餐前只會考慮3、4家餐廳,能否成為消費者做決策前大腦快速轉過的選項,便是行銷最重要的關鍵,餐飲業若不做行銷就難以佔據網友的心佔率,而了解顧客的心佔率,也能增加顧客黏著度。
|如何透過異業合作締造高速成長?
首先,了解受眾的輪廓並深度跨業/專注在同受眾品牌聯名。初期鎖定品牌聯名方向後,借力使力更能吸引相關產業品牌的注意及獲得更多合作機會,讓品牌專注做有質感的聯名方案,且更貼近品牌客群,持續累積品牌高度與聲量。像是“不要對我尖叫”藉著與食品相關的企業異業聯名,更能準確打入餐飲市場。
|打造爆紅:3步驟
所有引導動作都要圍繞現在年輕人希望自己成為爆款,快速紅起來的心態。PopDaily的Co-Founder的Kim H.的3步驟,讓我不禁重新思考與其想破頭找新意,不如將自己運用社群的心態反應在此。
- 打卡了你的餐廳,會不會在社群上更受歡迎?
- 什麼東西能豐富化照片場景?
- 什麼食材能創造「聊天」話題?
|客人決定選擇你之前,體驗就已經開始
Kim H.運用峰值體驗的關鍵時刻MOT,列舉出訂位率、到店率、轉化率…等,與客人所產生相對應的行動計畫,因為進店、轉化、複購跟推薦,是不一樣的決策邏輯。一家餐廳好吃,只能確保來過的人會一吃再吃,但無法進新客;若希望能讓更多人來消費,就得藉由社群的推薦才有機會。唯有當消費者覺得值了,才會一見就進、一進就買、一買再買、一傳千里,故當創造峰值體驗,才容易進入消費者心智。
年會最後以餐飲行銷公關的力量做為結尾,對於如何運用傳媒來操作還是很實用的內容,但小店普遍預算有限,我就不收錄了。一整天的講座下來,收穫溢於言表,但我很喜歡以下幾句話「重視有能力產生評價的任何人,他們會在任何有空用手機時評價你。」、「提升服務是無價的,而沒有被標價的服務“最心動”」
最後,創業是改變世界的方式,我希望活在一個「更好的生活裡」,但我等不及讓別人去打造這個世界。– 王興 美團創始人
關於微醺嗑萊兒
從啤酒妹搖身一變成為「酒精創作者」,致力於推廣“精釀啤酒”到一步步掉入美食的圈圈,透過聲音、文字再到影像一個都不放過,只希望酒友們能藉由我的眼界沈浸在美好、快樂的酒精世界。
作者|克萊兒 Claire
Podcast節目:聲飲啤酒|點入收聽 CLICK
【微醺嗑萊兒 YouTube】現正熱映中! 需要你的訂閱 按讚 分享